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11 月 05 日
一、為什麼正確保存母乳這麼重要?
1. 保留母乳中的營養與免疫活性成分
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與免疫活性成分,一旦加熱溫度過高,其中的維生素、抗體、益生菌等都會受到破壞,因此,母乳的溫度以不要超過40度為宜。
常見的母乳保存錯誤,包含「存放太久」以及「反覆加熱」,致使母乳變質、營養與活性成分流失。因此,正確地保存母乳、回溫加熱,是很重要的。

2. 保存母乳的容器與標示
保存母乳,要使用乾淨的母乳儲存袋或儲乳瓶。
擠完奶,要把母奶倒進儲乳袋之前,應先洗淨雙手,過程中避免污染袋口,且儲乳袋不要裝得太滿,以防冷凍後結冰袋口漲破,同時也能避免下次要把母乳倒出來時不易操作而灑出。
儲乳袋或儲乳瓶外,以油性筆或貼紙寫上該次擠乳的日期、時間,以及這一包母奶的奶量,方便日後辨別使用。
擠奶的時間,如果能夠詳細標示,就可以讓寶寶白天喝白天擠的奶,晚上喝晚上擠的奶。因為母奶日、夜成分不同,分別含有能讓寶寶清醒和放鬆入眠的激素,在適合的時間飲用,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建立日夜作息(有關母奶日夜成分不同,可以參考這篇〈親餵、瓶餵、混餵怎麼選?哺乳方式優缺點比較與選擇指南〉一之3「親餵的挑戰」。)
二、母乳保存時間
1. 母奶常溫可以放多久?
剛擠出來的母奶,保存在室溫25度C,4~6小時內可以給健康足月的嬰兒喝。如果是早產兒,則建議擠出來後馬上餵食。
2. 母奶冷藏保存時間
如果是新鮮的母奶,直接放進冷藏室(0~4度C),5~8天內可以給健康足月的寶寶喝。給早產的寶寶,則建議不要放超過96小時。
如果是從冷凍室移到冷藏室解凍後的奶水,保存時限建議不超過24小時。

3. 母奶冷凍保存時間
一般家庭用的冰箱,有區分獨門的冷凍室和冷藏室。這種獨門的冷凍室,母奶可以保存3~6個月。如果是早產兒,則採取比較嚴格的標準,不要放超過3個月。
另外,也有的單門小冰箱內部有冷凍櫃。這種非獨門的冷凍櫃,母奶保存時間以2週為限,且僅限健康足月的寶寶使用,不建議給早產兒。
如果採用單獨一座的冷凍櫃保存母奶,則可以保存6~12個月,給早產寶寶的存放不超過6個月。
因為冰箱門邊的位置保冷效果比較差,母奶不管是冷藏或冷凍,都要放在冰箱靠深處的位置,不要放在門邊。
4. 母奶保存時間一覽表
| 母奶保存條件 | 母奶保存時間 (健康足月嬰兒用) | 母奶保存時間 (早產兒用) |
| 室溫25度C | 4~6小時 | 立即餵食 |
| 冷藏0~4度C | 新鮮冷藏 5~8天 冷凍解凍 24小時 | 新鮮冷藏 96小時 冷凍解凍 24小時 |
| 獨門冷凍櫃-19度C | 3~6個月 | 3個月 |
5. 母奶保存口訣
參考上表,母奶保存可以簡單用「3、3、3」口訣來記憶,室溫3小時、冷藏3天、冷凍3個月。
對健康足月的嬰兒,母奶保存也有比較彈性的「5、5、5」口訣:室溫5小時、冷藏5天、冷凍5個月。
各位爸媽可以斟酌寶寶的情形、家裡的保存環境,選擇要用比較嚴謹的「333」,或比較彈性的「555」。
三、母乳解凍與加熱方式

1. 母奶解凍、加熱的正確方法
母奶加熱,可以放置在60度C的溫水中隔水加熱,或使用溫奶器加熱。
一般來說,會建議提前把需要用的母奶從冷凍室移到冷藏室,讓母奶在冷藏室先自然解凍,等寶寶需要喝時,再用溫奶器或隔水加熱。這樣一來,能避免寶寶肚子餓、等太久而大哭。
加熱母奶時使用的容器,可以直接用儲乳袋加熱,也可以先倒進餵食用的奶瓶裡再加熱。一般來說,倒進奶瓶再加熱更能精準控制加熱的奶量,減少浪費的可能。
特別要注意,加熱時,水位不要超過儲乳容器的上緣,以免加熱用的水滲入容器,污染母奶。
加熱完畢後,可以輕輕旋轉搖晃奶瓶,讓奶水溫度平均。旋轉搖晃動作要輕柔,避免空氣混入,造成寶寶溢奶、脹氣。
如果不確定奶溫是否適口、會不會太燙,可以先滴一小滴在手腕內側「測溫」,確定不會太燙再給寶寶喝。
2. 溫奶器溫度設定
使用溫奶器加熱母乳,要特別注意溫度設定和加熱時間。
有些溫奶器可以把加熱溫度設定在60度C,當母奶加熱到合適溫度,有智慧溫控機制發出提示音,這時候趕快把母奶取出,就能得到溫度適中的母奶;但萬一錯過提示,母奶在溫奶器中放置太久,就會加熱到太高溫,破壞母奶中的營養成分。
假如擔心加熱到太高溫,也可以把加熱溫度設定在40度,這樣一來,即使母奶在溫奶器中放置比較久,溫度也不會太熱,缺點則是加熱需要的時間也較長。
一般來說,會建議提前一晚先把要用的母奶從冷凍庫移到冷藏,自然解凍。不過,偶爾可能會有臨時急用、來不及自然解凍的狀況。這時候,有些溫奶器有「解凍」功能,可以很方便地把冷凍母奶直接解凍、加熱。或者可以先用常溫水浸泡或沖洗儲乳袋中的凍奶,再用溫水、熱水漸進加熱。
總之,使用溫奶器加熱母奶時,把握「母奶不超過40度」的原則,詳細則看各家溫奶器的設定,萬一看說明書仍不清楚如何操作,可以致電客服詢問。
3. 母奶可以用微波爐加熱嗎?
母奶不建議用微波爐加熱。這是因為微波爐加熱的原理,有熱區、冷區的分別,易造成母奶受熱不均勻,溫度太高會讓母奶中的營養與活性成分流失,餵食時也容易燙傷寶寶。
此外,1992年一項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,分析微波加熱後的母乳,發現母乳中的溶菌酶 lysozyme和部分特異性分泌型 IgA顯著下降,這些抗感染因子被破壞後,增加了細菌生長的風險。
因此母奶不適合用微波爐加熱。
4. 加熱後喝不完的母乳能不能再保存飲用?
從冷凍室移到冷藏室自然解凍的母奶,24小時內可以加熱使用,但不能再放回冷凍室。經過溫奶器或隔水加熱後的溫熱奶水,則應在2小時內餵食,不能再放回冰箱冷藏或冷凍。
四、外出與職場媽媽的母乳保存技巧
1. 外出攜帶母乳
出門在外攜帶母乳,要特別注意存放的溫度。首先要準備有保冷效果的容器,例如保冷袋、保溫悶燒罐。其次則需要加強保冷的保冷劑、冰磚,萬一沒帶到,在外臨時急用,可以去超商買袋裝冰塊應急。
以下是外出擠奶包的基本配備:
- 儲乳袋
- 保冷袋或保溫罐
- 保冷劑、冰磚
如果是使用吸乳器擠奶的媽媽,還需要攜帶:
- 吸乳器
- 若是出遠門且兩次擠奶之間無法用消毒鍋消毒(例如外出旅行,無法回飯店用消毒鍋),可以準備紫外線消毒包。

2. 上班族媽媽如何保存與運送母乳
上班族媽媽擠完奶,如果有冰箱,母奶可以先冰在冰箱裡。下班時,把母奶裝進保冷袋,保冷袋中再放入保冷劑或冰磚,加強保冷。吸乳器配件也可以先冰在冰箱,帶回家後再清洗。
如果上班沒有冰箱,該怎麼保存母奶呢?這時候可以考慮攜帶式的小冰箱,或是準備較大、較多的保冷媒材,跟母乳一起放在保冷袋裡。有些冰磚會標示「長效」、「極冷」,通常保冷時間比較長,保冷效果也比較好。同時也要留意,保冷袋盡量放在陰涼無光照的地方,特別不要曬到太陽。
五、母乳保存常見問題FAQ
1. 剛擠好的奶,可以跟已冷藏或冷凍的母奶冰在同一袋嗎?
剛擠出來的新鮮母奶,不要跟冷藏或冷凍的母奶直接混合放在同一容器裡,以免母奶變質。

2. 母奶可以反覆冷凍冷藏嗎?
母奶不能反覆冷凍冷藏。如果解凍、退冰後沒有喝完,不能再重新冰回冰箱,以免變質。
3. 母奶加熱後多久內要喝完?
母奶加熱後,如果已經接觸過寶寶的口水,建議在1小時內喝完。如果沒有接觸到寶寶的口水,可以存放在室溫1~2小時,最多不超過2小時。
4.母奶應該「先進先出」,還是「後進先出」?
母奶的營養成分,隨著寶寶成長而有所變化,當下的奶水,營養成分是最適合寶寶當前需求的。因此,「後進先出」的優點是寶寶能喝到較適合自己當前營養需求的母奶。
不過,母奶的保存時間有限,冷凍僅能保存3~6個月。萬一庫存奶量超過寶寶奶量很多,後進先出可能導致較早擠出的母奶放到過期而浪費。相較之下,「先進先出」比較能避免浪費母奶。
因此,母奶「後進先出」或「先進先出」哪個比較好,沒有固定答案。媽媽可以根據母奶庫存多寡,來評估要「先進先出」或「後進先出」。
5. 解凍的母奶分成上下兩層,顏色不一樣,這是正常的嗎?
母奶擠出來後,會逐漸分層,上層顏色比較黃,下層比較清、接近透明,這是母奶中的不同成分自然分層,是正常現象。
為了營養完整,把母奶從儲乳袋倒進奶瓶之前,要先輕輕搖晃均勻,讓上下兩層不同成分混合,以免上層脂肪留在袋壁。
六、結語
不管是母乳全瓶餵的媽媽,或因為上班、外出而需要擠奶,只要謹記母奶的保存原則、採取正確的加熱方式,就能讓寶寶喝到營養又健康的母乳。

